东南网3月12日讯(福建日报记者林侃)“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挂牌以来,在区内先行先试行政治理体制刷新、商业便当化行动、金融营业立异,对厦门及周边地区的民营企业爆发了深远影响。”9日,天下政协委员、厦门市工商联主席、亚美国际董事长柯希平对记者体现。
不过,通过调研、走访,他发明,一些问题仍制约着民企投身自贸试验区建设。
“一些中小企业依然对自贸试验区政策不相识,‘去自贸试验区生长能获得什么’是一些老总们挂在嘴边的话,尚有不少民企把‘刷新’与‘政策盈利’画等号,以为申请进入自贸试验区就可以获得诸多优惠政策。”
人才和效劳跟不上也是瓶颈。他说,目今的人才引进政策偏向高端人才,针对中端人才的政策很少,高端金融、融资租赁、品牌运营、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人才更是紧缺。另外,自贸试验区内工业链第三方效劳配套还不完善,企业生长所需的知识产权、执法事务等效劳平台缺乏,导致企业需要跑往深圳、上海等地追求资助,增添了运营本钱。
他以为,要在对自贸试验区内的人才做出周全、动态剖析的基础上,开展人才需求展望,建设人才数据库,按期向海内外宣布人才信息、人才政策和人才需求目录。“这方面,可以借鉴新加坡建设‘联系新加坡’组织,推动企业与全球人才联系的先进履历。”
“可以约请海内外着名专家学者、业内资深人士建设自贸试验区专家咨询委员会,借助他们在金融、效劳商业等方面的知识,为民营经济对接自贸试验区提供建设性意见;针对民企感兴趣的政策立异内容,也可用培训的形式举行剖析。”
别的,他还建议政府出台引进工业链第三方效劳机构的政策,对引进机构予以减免税费、提供园地等政策倾斜;同时,对向引进机构追求效劳的企业予以项目津贴。通过这种双向的政策帮助,既为效劳机构提供了富厚的客户源,又降低了驻地企业效劳用度,抵达双赢的目的。
COPYRIGHT © 亚美国际集团 版权所有 闽ICP备08009988号-1 手艺支持:35.com